自然資源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召開2022年度技術委員會會議
4月28日上午,自然資源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2022年度技術委員會會議在蘭州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黨委書記馮起、蘭州大學劉金榮教授、胡沛青教授、甘肅農業大學劉學錄教授、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所長周自強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孫自永教授、馬瑞教授、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周俊烈、甘肅九州巖土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晨,依托單位甘肅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及美麗華夏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出席會議。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甘肅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中心理事長、主任周繼強主持會議。
大會伊始,周繼強宣布增聘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瑞教授為技術委員會委員并向委員會進行說明。
隨后與會委員就《自然資源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報告》和《自然資源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2022年度工作計劃》進行了交流研討。劉金榮、劉學錄、周自強、胡沛青、馬瑞等委員就中心運行機制、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專利技術轉換及產學研合作等方面給予了指導。
隨后,馮起院士充分肯定了中心建設期的工作,并就中心未來研發方向、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制定及平臺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他指出中心目前的短板是人才短缺、關鍵技術欠缺及體制機制不完善,建議中心聚焦高寒、干旱等地域特點,各依托單位協同發力,加強技術成果凝練和理論創新,以項目引導匯聚技術成果,深入思考運營管理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最大限度發揮四家依托單位作用,向建設國家級工程技術創新平臺努力。
最后,周繼強對出席此次會議的委員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強調,中心將充分吸收消化專家委員們寶貴的意見建議,完善規章制度,加強人才培養,總結、凝練已有工程技術方法,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領域發揮好技術引領的作用。
馮起院士講話
周繼強講話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