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第二屆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2024年年會順利召開
2025年1月25日,自然資源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第二屆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2024年年會在蘭州召開,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馮起,省有色地勘局副局長、正高級工程師柳永剛,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馮安生,省科學院地質災害防治研究所研究員周自強,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劉學錄,蘭州大學教授戴霜、馬金珠,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范橋輝、李玉強,省礦區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高天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馬瑞,蘭州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金凌霄出席會議。會議由省有色工勘院黨委書記、院長張朋定主持。
會議聘請馮起為中心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自強、劉學錄為副主任,柳永剛、馮安生、范橋輝、戴霜、馬金珠、李玉強、高天鵬、馬瑞、張永安、金凌霄為委員。
會上,委員們聽取了中心建設工作、前景規劃及開放課題執行情況報告。結合中心目標定位,委員們圍繞理論創新、技術集成、基地建設、成果推廣、人才建設等關鍵內容,對中心建設發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和未來的展望,提出了清晰明確且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馮起對中心取得的各項成果表示肯定,并就中心的長遠發展提出了極具預見性和可行性的建議:一是錨準中心定位,圈定關鍵詞,要做到技術研究特色鮮明、實施成效亮點突出;二是強化理論研究,形成技術體系,提高技術在不同條件下的適用性,為成果工程化推廣提供保障;三是依托現有人才基礎,以博士后工作站建設為契機,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全面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四是建立長效監測機制,做好對野外試驗示范基地及工程示范點的關鍵數據積累,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指導;五是進一步強化與合作單位的深度融合,借助各方既有的工作積淀和技術專長,凝聚力量,攻克難題。
柳永剛從技術創新及建設管理角度對中心提出具體要求:一是要充分發揮技術委員會的專業指導作用,緊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耕地保護等國家戰略,優化中心研究方向;二是要以部、省、廳的政策支持、資源配置、監督管理為堅實依托,打破現有困局,進一步強化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等對中心的支撐力度;三是要拔高項目謀劃層級,深度梳理凝練中心在技術研究及項目實施中形成的高價值核心技術,并進行有效推廣。
張朋定對各位委員的悉心指導表示感謝。他表示,今天的會議意義重大,各位委員的真知灼見切中了中心的發展要點,也為中心點明了前進方向。中心將充分吸納、認真梳理各項建議,在新一屆技術委員會的指引下,齊心協力,接續奮進。
中心共建單位負責人及有關人員參加了會議。
馮起院士講話
柳永剛副局長講話
張朋定院長講話
柳永剛副局長為馮起院士頒發聘書
馮起院士為部分委員頒發聘書
會議合影
供稿:吳 瑾
編輯:白雨寧
審核:劉學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