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規據實框定標準 查漏甄別從嚴驗收
全省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資料驗收全面開展
一、高標準 嚴要求、著力開展驗收工作
自國土資源廳下發《關于組織全省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資料驗收工作的通知》(甘國土資環發[2017]113號),我局積極響應通知要求,嚴格按照全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與綜合治理規劃編制工作進度及計劃安排,緊密部署、通力合作,由工勘院牽頭,極力配合省廳組織開展本次驗收工作。
此次驗收組由省廳地質環境處楊殿忠處長、郭濤主任、省有色工勘院陳建國院長、專家組組成。專家組成員有:省地礦局二勘院教授級高工施孝、地調院高工佟成利、環境監測院教授級高工賈貴義、胡向德、三勘院高工張惠清;省有色地勘局工勘院高工李生永、張永安;省煤田地質局勘查院教授級高工張子祥、146隊高工李奇峰、133隊高工李玉暢。驗收組對全省試點縣(區)外的14個市(州)、80個縣(區)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資料進行全面驗收。
考慮本次驗收工作時間緊、驗收區域廣、調查單位多、驗收資料數量大的特點,驗收組合理規劃驗收路線、調整專家組成員組成,分東、西兩組齊頭并進,進行驗收。7月11日,慶陽市、平涼市正式拉開此次驗收工作的序幕,驗收工作以《甘肅省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技術要求》及《甘肅省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野外驗收要求》為基本依據,嚴格按照驗收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市(州)為單位組織驗收,通過資料檢查、現場核查、交換意見等方式,對單礦山原始資料進行查閱,按不小于調查總數的百分之三進行野外核查。各位專家對野外記錄本、調查表、遙感解譯卡片、實際材料圖、恢復與綜合治理方案圖等各類原始資料的完整度、規范性、一致性;對工作方法、具體調查及治理方向的合理性、可行性;對工作總結的概括度、重點突出性進行了全面細致的點評和指導。最后在充分征求市(州)、縣(市、區)兩級國土部門意見后,向項目承擔單位通報驗收結論及強制性整改意見,并明確整改期限及相關要求。
作為本次驗收的最后一站,蘭州市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資料驗收會議,于7月31日,在蘭州市國土局二樓會議室召開。8月1日至2日上午,專家組進行野外核查,通過GPS定位、現場考證、問詢,對照實地情況,嚴格檢驗野外調查工作的真實性、準確性。8月2日下午,蘭州市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野外驗收意見交換會在有色地勘局工勘院五樓會議室舉行,會上專家組向項目承擔單位進行了驗收結果通報,蘭州市國土局騰制軍科長及蘭州市調查單位張永安副院長分別進行結果確認。會中,各位專家就全省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資料驗收情況進行了總結,對存在的重點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隨后省廳環境處顧萍副調研員、郭濤主任對下一步工作及相關事宜進行了安排并提出要求。
至此,為期22天的全省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野外驗收為驗收工作畫上了圓滿句號。驗收過程中,驗收組不顧酷暑、不畏艱險,不分晝夜、不惜周末連續作戰,快節奏、高強度、高質量的完成驗收工作。
二、克難題 遵節點、及時實施后續安排
驗收工作的結束并不代表調查工作的終止,各調查單位將在省廳及各市(州)、縣(市、區)國土局的支持和協調下,克服重重困難,嚴格按照驗收組提出的意見,進一步收集相關資料、完善調查數據、規范調查成果、補充調查遺漏礦山,增強各類資料與實際情況的對應性、統一性,加強綜合研究及相關數據的統計匯總,提高資料的可利用性,徹底做好整改,為后期調查和規劃報告編制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根據省廳安排,于8月下旬進行全省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資料展評和各市(州)《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報告》評審工作,各調查單位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控制各項工作進度。
(省有色地勘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編)
圖1 慶陽市、平涼市驗收意見交換會現場
圖2 甘南州驗收意見交換會現場
圖3 隴南市驗收意見交換會現場
圖4 專家組在金塔縣進行野外核查現場
圖5 專家組在肅南縣進行野外核查現場
圖6 蘭州市驗收意見交換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