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部門決算公開
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2021部門決算公開說明.pdf
附件1.2021 年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pdf
附件2.2021 年度省級部門預算支出項目績效自評結果匯總表.pdf
附件3-2021年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部門決算公開表.pdf
文件頁數(shù)過多,請自行下載閱讀
2021年度省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績效單位自評報表
編報部門(單位公章): 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編報日期: 2022年2月21日
聯(lián)系人及電話:馬云暉 13919869479
目 錄
附件2-2: 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1:5萬風險調查
附件2-3: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1:5萬風險調查
附件2-4: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
附件2-7: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地質災害1:5萬風險調查評價
附件2-9:甘肅省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
附件2-10: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
附件2-11:甘南市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 治專項實施方案
附件2-12:自然資源能力保護建設資金
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為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察局下屬的事業(yè)單位,注冊資金200萬元。目前擁有巖土工程勘察、工程測量、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jiān)理、環(huán)境工程設計、環(huán)境污染防治工程等9個甲級資質和土地規(guī)劃、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液體礦產勘察、地理信息系統(tǒng)工程、不動產測繪、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基與基礎施工等8個乙級資質,2009年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和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主營業(yè)務范圍如下:
1.國土規(guī)劃
2.工程測量
3.工程樁動測
4.地基基礎施工
5.環(huán)境工程設計
6.巖土工程勘察
7.液體礦、地熱勘察
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勘察
9.地質災害調查、評估、勘察、設計、監(jiān)理
10.城市地質、農業(yè)地質調查及評價
11.水土環(huán)境調查評價
12.自然資源調查及確權
13.土地規(guī)劃及整理設計
14.水、土污染修復及環(huán)境影響評價
15.技術咨詢、工程咨詢
16.鉆探工程服務
17.社會穩(wěn)定風險報告編制及咨詢服務
1.內設機構:根據上述職責,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共設立16個內設機構
綜合辦公室:負責配合院各部門的日常工作,處理機關日常事務;組織做好全院各類行政、黨務會議的召開;負責辦公室文檔收發(fā)存檔;印章、資質、介紹信管理和使用工作。
工會:組織和指導工會所屬組織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制定工作計劃和發(fā)展規(guī)劃;處理各項重大問題的審議、決定以及決定的貫徹落實。
財務部:認真執(zhí)行《會計法》和國家有關財經法律法規(guī),按規(guī)定填制會計憑證,設置賬簿,編制會計報表,按時繳納稅金和主管部門的其他相關費用,接受審計、稅務機關的監(jiān)督。
人力資源部:負責全院的人事勞資、社保繳納、檔案管理、資質申報等工作。
經營管理部:負責主持院各類項目的招投標工作;負責工程造價工作,并動態(tài)跟蹤管理;編制與審核各類項目的預算,確保估算、概(預)算的實用性與準確性。
總工辦:負責各類技術項目的實施;組織編制項目設計,方案和技術成果報告;各類技術項目任務書、合同、標書進行評審;組織各類技術項目設計的審查、確認、存檔并負責交付使用;負責技術項目的監(jiān)督、檢查、評定工作。
質管辦:負責院質量、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運行和審核維護工作;對各類項目開展質量監(jiān)督檢查。
紀檢監(jiān)察室:負責本單位內部的行政監(jiān)察工作,貫徹落實國家行政監(jiān)察法規(guī)及我院有關行政監(jiān)察工作的決定,監(jiān)察各部門在遵守和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中的問題;貫徹落實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決定,負責監(jiān)督、檢查和糾正行業(yè)不正之風工作,完成我院黨風廉政建設、糾風工作等各項工作任務。
審計部:負責行使監(jiān)督與服務的職能,對本單位及下屬單位(項目)經濟業(yè)務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審計監(jiān)督,評價內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評價二級單位負責人任期履職情況,參與單位施組評審,對各項目履行全面預算進行監(jiān)督,審核項目目標成本。
團委:負責完成黨委和上級團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結合本院實際,制定團的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學院團委的各級會議,聽取各團總支工作匯報和情況反映,布置、研討和檢查團的工作。
安全環(huán)境部:負責院安全生產、環(huán)境等管理工作。
設備材料部:院各類設備、材料的日常采購、管理、維護等工作。
工程公司:組織承擔施工類項目設計、施工、驗收等相關工作和日常管理。
綜合項目部:承擔完成水文地質勘察,巖土工程勘察,地質災害調查、評估、勘察、設計,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土地規(guī)劃等各類技術項目;負責完成項目的立項與計劃編制、設計(方案)書的編制與審查、野外驗收、成果報告的編寫和圖件的編繪與審查,成果資料與原始資料的匯交歸檔、項目竣工決算等全過程工作。
測量公司:負責承攬完成相關測繪變更、調查、規(guī)劃等項目,不動產、航攝、地理信息等項目的系列業(yè)務工作。
監(jiān)理公司:開展地質災害工程項目監(jiān)理的一系列工作
2.人員概況
我院是省屬事業(yè)單位,2021年度我院共有事業(yè)編制66人,年末在職人員人數(shù)為53人,退休人員3人,已納入社保。與上年相比,在職人員增加2人,具體原因為本年公招3人,退休1人,合計增加2人。
根據《甘肅省財政廳關于開展2021年度省級預算執(zhí)行情況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甘財績〔2021〕8號)、《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甘發(fā)〔2018〕)32號、為積極推動省級績效評價工作擴圍升級,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預算績效管理,提升各部門及資金使用單位整體績效水平,提高財政資金配置資源和使用效益,我院組織財務部、項目部等相關工作人員積極開展2021年度部門預算執(zhí)行情況自評工作。
通過績效目標設定、預算編制、預算配置、預算執(zhí)行、部門履職盡責情況,以及項目產出和效益情況等方面,綜合分析了我院2021年部門整體支出執(zhí)行情況。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我院部門整體支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的亮點和經驗;同時,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意《見建議。為我院以后年度的強化預算編制、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門履行職責提供決策參考和依據。
1.績效自評單位
按照績效自評工作要求,此次績效自評范圍為:我院2021年度部門決算支出數(shù)1630.31萬元,其中涉及的基本支出573.77萬元,項目支出1056.54萬元;評價時間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2.績效自評項目
我院2021年度部門預算項目支出1056.54萬元(當年財政撥款1027.93萬元,上年結轉結余28.61萬元),包括去年結轉三個項目:定西市岷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區(qū)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本年新增9個項目: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地質災害1:5萬風險調查評價、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甘肅省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甘南市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自然資源能力保護建設資金。
1.收入決算情況: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2021年部門財政撥款收入共計1503.86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1502.67萬元,其他收入1.18萬元,年初結轉結余127.64萬元。
2.支出決算情況: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2021年部門支出決算數(shù)為1630.31萬元,本年無結轉結余。其中:基本支出573.77萬元,項目支出1056.54萬元。
3.結轉結余情況:甘肅省有色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2020年結轉結余資金為127.64萬元,其中項目支出結轉結余127.64萬元,基本支出未結余。本年項目支出1056.54萬元,項目支出無結轉。
我院2021年部門預算執(zhí)行情況自評得分結果是依據年初設定績效指標及自評表,通過對收集到的佐證材料全面客觀地了解、對比目標值與實際結果后,基于中央政法轉移支付資金實際使用情況,嚴格按照評分標準進行打分,計算出評價得分:95分,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f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20〕10號)文件規(guī)定,績效評價結果等級為:優(yōu)。
1.總體績效目標
目標1:合理安排基本支出經費,足額發(fā)放人員經費。
目標2:定西市岷縣1:5萬風險調查完成地質測量、野外調查,報告編寫,錄入數(shù)據。
目標3: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1:5萬風險調查項目完成地質測量、野外調查,報告編寫,數(shù)據錄入
目標4: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 項目完成地質測量、野外調查,報告編寫,數(shù)據錄入。
目標5: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完成地質測量、野外調查,報告編寫,數(shù)據錄入。
目標6: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完成地質測量、野外調查,報告編寫,數(shù)據錄入。
目標7: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地質災害1:5萬風險調查評價項目完成地質測量、野外調查,報告編寫,數(shù)據錄入
目標8: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完成地質測量、野外調查,報告編寫,數(shù)據錄入。
目標9:甘肅省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完成地質測量、野外調查,報告編寫,數(shù)據錄入。
目標10: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完成地質測量、野外調查,報告編寫,數(shù)據錄入。
目標11:甘南市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 ,整理、匯總、篩選災區(qū)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從而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地質災害技術服務支撐。。
目標12:自然資源能力保護建設資金,完成OA辦公系統(tǒng)采購、財務服務器購買,創(chuàng)新中心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課題研究、用友公司服務費支付、財務人員財務培訓。
2.目標實際完成情況
目標1完成情況:基本支出費用合理安排,人員經費已足額發(fā)放到位,基本支出全額使用,未結余。
目標2完成情況:定西市岷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現(xiàn)已完成野外驗收、報告審查,均已通過,轉入數(shù)據庫錄入階段。
目標3完成情況: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遙感解譯分析以及通過野外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數(shù)據,現(xiàn)轉入野外資料修改、報告編寫階段。
目標4完成情況: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遙感解譯分析以及通過野外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數(shù)據,現(xiàn)轉入野外資料修改、報告編寫階段。
目標5完成情況: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遙感解譯分析以及通過野外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數(shù)據,現(xiàn)轉入野外資料修改、報告編寫階段。
目標6完成情況: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遙感解譯分析以及通過野外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數(shù)據,現(xiàn)轉入野外資料修改、報告編寫階段。
目標7完成情況: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地質災害1:5萬風險調查評價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遙感解譯分析以及通過野外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數(shù)據,現(xiàn)轉入野外資料修改、報告編寫階段。
目標8完成情況: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遙感解譯分析以及通過野外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數(shù)據,現(xiàn)轉入野外資料修改、報告編寫階段。
目標9完成情況:甘肅省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通過野外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數(shù)據,報告編寫階段
目標10完成情況: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及通過野外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數(shù)據,現(xiàn)轉入野外資料修改、報告編寫階段。
目標11完成情況::甘南市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項目通過《實施方案》的落實,避免和減少了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升了災區(qū)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和水平,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了地質災害技術服務支撐。
目標12完成情況:已完成OA辦公系統(tǒng)采及財務服務器的購買,并已投入運行,運行狀況良好。創(chuàng)新中心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課題研究正進入立項階段,用友公司服務費已支付、財務人員已有序完成財務培訓。
(三)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根據本次自評工作要求,我院結合2021年度履職工作實際,從部門管理、部門履職效果、能力建設及服務對象滿
意度等方面開展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經對各項履職工作相關資料的整理、匯總分析,綜合評分為95分。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如下:
1.部門管理目標完成情況。(20分)
部門管理指標分值20分,得分為20分。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2021年度基本支出573.7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shù)573.77萬元的100%,項目支出1056.54萬元,支出率為100%,“三公”經費實際控制率為<=100%,“三公”經費支出有效控制;2021年結轉結余<=0萬元。財務制度健全,財務管理規(guī)范、政府采購與資產管理規(guī)范、重點工作管理制度健全。
2.履職效果目標完成情況。(49分)
履職效果指標分值50分,得分49分。
(1)部門履職目標
履職目標指標分值25分,得分24分。我院積極調動技術力量赴受災地區(qū)開展地質災害排查工作,院技術人員克服道路泥濘濕滑、山體落石滑塌、溝道山洪肆虐、吃住物資匱乏等種種困難,逐鄉(xiāng)(鎮(zhèn))逐村逐戶逐點進行摸排調查,加班加點、夜以繼日,調查統(tǒng)計災害點分布位置、范圍、數(shù)量、受威脅群眾財產、人數(shù)等,編制完成排查報告,為我省科學救災提供技術支持;
2022年1月8日1時45分青海省門源縣(北緯37.77°,東經101.26°)發(fā)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km,震中距甘肅省省界7km,距武威市110km,距古浪縣160km,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迅速啟動抗震救災Ⅲ級應急響應,省地災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發(fā)出次生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工作的通知。
震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省有色地勘局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一安排,省有色工勘院作為古浪縣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實施單位,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第一時間成立以張建虎副院長為組長的古浪縣“門源6.9級”地震地質災害應急排查組,組織7名專業(yè)技術人員攜帶無人機、測距儀等設備,于1月8日12時趕赴至古浪縣,會同古浪縣自然資源局相關領導組建應急指揮部,開展震后次生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工作。
根據應急排查工作部署,張建虎組長帶領應急排查組迅速對古浪縣此次受地震波及范圍內重點區(qū)域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基本特征、變形跡象進行了詳細現(xiàn)場調查分析。重點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排查,經綜合研判,發(fā)生地震次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低。同時,應急排查組向地質災害隱患點所轄村村民宣傳了相關地震及地質災害避險知識,進一步提高群眾防災減災意識,并部署了緊急情況避險路線,獲得一致好評。全年無違法違紀情況。
(2)部門效果目標
效果目標指標分值15分,得分15分。我院工作人員調查統(tǒng)計災害點分布位置、范圍、數(shù)量、受威脅群眾財產、人數(shù)等,編制完成排查報告,為我省科學救災提供技術支持,對隱患點持續(xù)排查,為人命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提供技術支持和建議;實施項目的同時充分認識到在當前大環(huán)境下,礦山資源保障、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修復治理“三位一體”是接下來地質礦山勘察的重要性與發(fā)展方向,也為與我省息息相關的黃河流域水源涵養(yǎng)、生態(tài)保護與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思路與技術基礎。我院工作既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可有效對大自然生態(tài)進行保護,社會效益顯著。
(3)社會影響
社會影響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2021年度,我院積極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按要求嚴格落實相關政策,無違法違紀情況,本年度獲獎4次:一是原國營華興電子機器廠北側山體崩塌治理工程勘察設計、張掖丹霞通用機場場址巖土工程、甘肅省礦山地質環(huán)境恢復和綜合治理規(guī)劃(2018~2022年)三個項目榮獲2021年度有色金屬建設行業(yè)勘察系統(tǒng)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競賽活動(部級)三等獎,頒獎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建設協(xié)會,時間:2021年5月18日,二是獲甘肅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特等獎、三是蘭州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市級技術服務金獎。四是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市級數(shù)據庫管理平臺金獎。
3.能力建設目標完成情況。(7分)
能力建設指標分值10分,得分為7分。我院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要政治任務,深刻領會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重大意義。院黨委和廣大黨員干部將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必學內容,全面系統(tǒng)開展學習研討,充分認識了全會的重要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用思想指導行動,落實中央和局黨委重大決策部署,積極落實黨委工作責任,努力推進院各項工作開展。一是雖然目前我院超額完成了去年的任務,但離高質量發(fā)展還有一定的距離,要求全院干部職工一定要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切實加強攻堅克難。二是當前社會信息主導的時代,項目建設更是對信息有著極大的依賴性,要求全院干部職工要把項目建設放在心上,敏銳的捕捉項目信息,為院項目建設獻智獻力。三是“積極主動”,他要求全院干部職工,特別是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一定要積極應對,主動出擊銜接項目,千方百計展現(xiàn)院自身優(yōu)勢,爭取更多更好的項目。四是“精益求精”,他要求全院管理工作必須要精細化,不論是日常事務管理,還是項目管理,特別是項目質量、完成時效、成本管控等方面必須做到制度完善、管控有效、精益求精。五是“安全廉潔”,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的本位意識,時刻講安全、想安全、保安全。同時要在工作中潔身自好,管好自己,管好部門同志,堅守清正廉潔的底線,為院地勘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1)長效管理
長效管理指標分值為2分,得2分。我院工作實際,對2022年工作思路、主要目標、重點工作、具體舉措以及“十四五”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前謀劃,以中期規(guī)劃建設完備程度進行體現(xiàn)。我院領導蘭州冶金公司院領導進行了座談。強調從以往傳統(tǒng)地勘、測繪合作項目,進一步拓展礦山生態(tài)修復、地理空間信息系統(tǒng)及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修復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新領域的合作,加強雙方合作,實現(xiàn)雙方共贏。并加快內控制度的完善,為我院長效發(fā)展打下制度基礎。
(2)組織建設
組織建設指標分值為2分,得2分。我院黨建組織健全,院長、黨委書記自覺負起黨建工作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組織工勘院班子和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開展。
(3)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指標分值為2分,得1分。我院信息化建設覆蓋率較高,院內設有專用服務器,有局域網,各部門有自己的管理系統(tǒng),信息化覆蓋率較高。
(4)人力資源建設
人力資源建設指標分值為2分,得1分。以人員培訓機制完備性進行體現(xiàn)。我院根據人力資源管理需求,積極開展相關人員培訓工作,以完備的培訓機制來促進人員能力的提升,人力資源配置的全面升級提升保障部門整體工作的有效開展。
(5)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指標分值為2分,得1分。以檔案管理完備性進行體現(xiàn)。針對各項工作的開展,我院嚴格按照相關檔案管理制度,進行檔案綜合管理。但在具體工作執(zhí)行過程中,相關資料整理歸檔需歸類整合進一步加強,做到檔案管理的完備與充分。
4.服務對象滿意度目標完成情況。(10分)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分值10分,得分為10分。從工作人員及相關單位與受益群眾的角度出發(fā)進行了解,2021年度我院各項工作的開展,得到相關受益群體較為廣泛的認同,根據對我院相關技術工作人員以及單位、受益群眾進行電子問卷調查,以及調查問卷統(tǒng)計結果分析。單位、區(qū)域內群眾對我院工作的總體滿意度為100%,達到年初設定滿意度的目標值。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1)個別項目完工進度較低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因項目所需周期長,或因勘測項目時受天氣、人為因素影響,導致項目進度延遲,項目支出未完全支出,從而使得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力度不夠,相關對應的管理制度需同步進行進一步完善,項目實施進度需嚴格控制。
(2)檔案管理工作薄弱
檔案管理有待規(guī)范,工作項目的開展,因災害調查項目工作量較大且資料繁多,數(shù)據更要時時更新,所以對檔案管理的要求及標準更高。同時,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受時間及人員因素的影響,對檔案的歸檔及管理會存在一定的疏漏,影響整體檔案管理的完整性。在需求資料過程中發(fā)現(xiàn)項目檔案資料比較分散,統(tǒng)一收集、管理不太完善。
2.下一步改進措施
(1)進一步加強項目管理制度及加快項目實施進度
項目開展過程中,對于進度延遲項目加強人手,保證項目在可控因素情況下正常進行,并對每個項目的實施要求以及實施進度嚴格按照管理制度進行,強化管理監(jiān)督,保障各項管理制度的有效執(zhí)行。
(2)穩(wěn)步加快推進履職工作
結合本年度我院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繼續(xù)把準工作方向,把握工作定位,對未完成的工作,進一步按照項目實施內容,加快推進,并做好核查及監(jiān)督,保障各項資金使用效益的發(fā)揮。
(3)完善檔案管理制度
我院下一步將按照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規(guī)范項目檔案管理,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統(tǒng)一規(guī)范項目檔案資料,對所有檔案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類保管、登記造冊、存檔管理,以便隨機調閱查詢,增強檔案的保存價值和使用價值。
2021年,我院預算支出項目12個,項目資金為1056.54萬元(其中當年財政撥款928.90萬元,上年結轉項目資金127.64萬元),全年支出1056.54萬元,執(zhí)行率100%。通過自評,12個項目均為“優(yōu)”。分項目自評情況分析如下:
(一)定西市岷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定西市岷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預算數(shù)為18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180萬元),上年結轉數(shù):83.42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180萬元,其中:人員費49.60萬元,辦公費5.67萬元,印刷費6.52萬元,水電費0.80元,郵電費0.74萬元,交通費39.92萬元,差旅費29.92萬元,材料燃料費1.32萬元,咨詢勞務費1.04萬元,委托業(yè)務費37.73萬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4.41萬元,維修費0.65萬元,其他費用1.69萬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定西市岷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完成項目前期設計書,了解岷縣區(qū)域地質災害分布發(fā)育規(guī)律,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進一步對岷縣域開展地質災害易發(fā)性、危險性和風險評價,完成實地野外災害隱患點調查,并通過成果驗收。
(2)完成情況分析
定西市岷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并完成野外調查和通過野外驗收,完成成果報告編寫,通過成果報告及數(shù)據庫建設,并進一步完善進行數(shù)據庫成果資料匯交。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定西市岷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項目預算資金180萬元,實際支出180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00%。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50分。定西市岷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通過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定西市岷縣1:1000地形測量,1:2000專項地質災害測量,1:1萬遙感解譯、調查587隱患點數(shù)量(處)、2處典型點勘察;項目已完成成果報告,并進行數(shù)據庫的建設。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27分。通過定西市岷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提供精確地形數(shù)據,為災害隱患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突發(fā),重點做好隱患點的監(jiān)控和防治工作,可有效對地區(qū)防災減災、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單位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整體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后續(xù)完成整體報告,及時數(shù)據更新,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推進項目更好的建設。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按計劃于2021年11月底完成整個項目,但由于蘭州市新冠疫情的影響,項目完成時間有所推遲,現(xiàn)已完成成果報告審查,并完成進行數(shù)據庫的建設。
(2)下一步改進措施
我院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人手,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項目按照省自然資源廳的要求如期完成。
(二)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預算數(shù)為5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50萬元),上年結轉數(shù):21.83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50萬元,其中:人員費19.76萬元,辦公費0.54萬元,印刷費5.04萬元,水電費0.50,郵電費0.7259萬元,交通費3.80萬元,差旅費6.9499萬元,材料燃料費1.89萬元,咨詢勞務費1.0476萬元,委托業(yè)務費4.7046萬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2.0818萬元,維修費0.70萬元,其它2.26萬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開展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完成項目前期設計書,查明了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區(qū)域地質災害分布發(fā)育規(guī)律,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進一步對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縣域開展地質災害易發(fā)性、危險性和風險評價,完成實地野外災害隱患點調查,并通過野外驗收。
(2)完成情況分析
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成果報告編制等工作。野外驗收和成果報告均通過了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50萬元,實際支出50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按比例,該指標得10分。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50分。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1:10000專項地質災害測量,1:10000地質災害遙感解譯調查,調查8隱患點數(shù)量(處)、1處典型點勘察;項目已完成野外驗收和成果審查,目前建設數(shù)據庫,全年度項目完成情況較好。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30分。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28分。通過天水市秦州區(qū)皂郊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提供精確地形數(shù)據,為災害隱患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防止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突發(fā),重點做好隱患點的監(jiān)控和防治工作,提高了當?shù)厝嗣袢罕姺罏臏p災及地質災害隱患點識別能力。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當?shù)厝罕妼椖繉嵤┱w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
4.本項目無偏離績效目標
(三)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預算數(shù)為5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50萬元),上年結轉數(shù)為:22.40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50萬元,其中:人員費17.0663萬元,辦公費0.47萬元,印刷費3.47萬元,水電費0.4186,郵電費0.56萬元,交通費3.2190萬元,差旅費12.83萬元,材料燃料費2.48萬元,咨詢勞務費1.8833萬元,委托業(yè)務費3.4344萬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2.1112萬元,維修費0.60萬元,其它1.457萬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開展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完成項目前期設計書,查明了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區(qū)域地質災害分布發(fā)育規(guī)律,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進一步對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縣域開展地質災害易發(fā)性、危險性和風險評價,完成實地野外災害隱患點調查,并通過野外驗收。
(2)完成情況分析
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已完成設計書評審、野外調查,成果報告編制等工作。野外驗收和成果報告均通過了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50萬元,實際支出50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按比例,該指標得10分。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50分。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1:5000專項地質災害測量,1:5000地質災害遙感解譯調查,調查2隱患點數(shù)量(處)、1處典型點勘察;項目已完成野外驗收和成果審查,目前建設數(shù)據庫,全年度項目完成情況較好。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30分。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28分。通過天水市秦州區(qū)秦嶺鎮(zhèn)1:1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提供精確地形數(shù)據,為災害隱患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防止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突發(fā),重點做好隱患點的監(jiān)控和防治工作,提高了當?shù)厝嗣袢罕姺罏臏p災及地質災害隱患點識別能力。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當?shù)厝罕妼椖繉嵤┱w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
4.本項目無偏離績效目標
(四)蘭州市西固區(qū)1:5萬風險調查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蘭州市西固區(qū)1:5萬風險調查項目全年預算數(shù)為15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150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150萬元,其中:人員費43.9394萬元,辦公費1.37萬元,印刷費6.0201萬元,水電費0.994231萬元,郵電費1.37萬元,交通費47.12萬元,差旅費26.705670萬元,會議費0.48萬元,材料燃料費1.98萬元,咨詢勞務費3.0309萬元,委托業(yè)務費13.5萬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1.189699萬元,維修費1.14萬元,其他1.16萬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開展西固區(qū)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評價(1:5萬)項目,完成項目前期設計書,了解西固區(qū)區(qū)域地質災害分布發(fā)育規(guī)律,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進一步對西固區(qū)開展地質災害易發(fā)性、危險性和風險評價,完成實地野外災害隱患點調查,并通過野外驗收。
(2)完成情況分析
西固區(qū)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評價(1:5萬)項目現(xiàn)已完成設計書評審,并完成野外調查和通過野外驗收,完成成果報告編寫,現(xiàn)階段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成果報告,并進行數(shù)據庫的建設。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西固區(qū)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評價(1:5萬)項目150萬元,實際支出150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48.5分。蘭州市西固區(qū)1:5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通過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蘭州市西固區(qū)1:1000地形測量,1:2000專項地質災害測量,1:1萬遙感解譯、調查362隱患點數(shù)量(處)、2處典型點勘察;項目已完成成果報告,現(xiàn)階段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成果報告,并進行數(shù)據庫的建設。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30分。通過蘭州市西固區(qū)1:5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提供精確地形數(shù)據,為災害隱患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突發(fā),重點做好隱患點的監(jiān)控和防治工作,可有效對地區(qū)防災減災、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單位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整體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后續(xù)完成整體報告,及時數(shù)據更新,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推進項目更好的建設。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按計劃于2021年11月底完成整個項目,但由于蘭州市新冠疫情的影響,項目完成時間有所推遲,現(xiàn)已完成成果報告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成果報告,并進行數(shù)據庫的建設。
(2)下一步改進措施
我院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人手,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項目按照省自然資源廳的要求如期完成。
(五)武威市古浪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武威市古浪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全年預算數(shù)為45萬元(其中財政撥款45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45萬元,其中:人員費17.8504萬元,辦公費0.52萬元,印刷費0.58萬元,水電費0.358717元,郵電費0.52萬元,交通費9.70萬元,差旅費9.9787萬元,會議費0.2463萬元,材料燃料費1.38萬元,咨詢勞務費2.0309萬元,委托業(yè)務費0.3萬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0.604983萬元,維修費0.45萬元,其他費用0.48萬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開展古浪縣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評價(1:5萬)項目,完成項目前期設計書,了解古浪縣區(qū)域地質災害分布發(fā)育規(guī)律,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進一步對古浪縣縣域開展地質災害易發(fā)性、危險性和風險評價,完成實地野外災害隱患點調查,并通過野外驗收。
(2)完成情況分析
古浪縣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評價(1:5萬)項目現(xiàn)已完成設計書評審,并完成野外調查和通過野外驗收,完成成果報告編寫,現(xiàn)階段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成果報告,并進行數(shù)據庫的建設。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武威市古浪縣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評價(1:5萬)項目,項目預算資金45萬元,實際支出45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00%。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48.8分。武威市古浪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通過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武威市古浪縣1:2000地形測量,1:2000專項地質災害測量,1:1萬遙感解譯、調查24隱患點數(shù)量(處)、2處典型點勘察;項目已完成成果報告,現(xiàn)階段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成果報告,并進行數(shù)據庫的建設。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30分。通過武威市古浪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提供精確地形數(shù)據,為災害隱患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突發(fā),重點做好隱患點的監(jiān)控和防治工作,可有效對地區(qū)防災減災、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單位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整體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后續(xù)完成整體報告,及時數(shù)據更新,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推進項目更好的建設。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按計劃于2021年11月底完成整個項目,但由于蘭州市新冠疫情的影響,項目完成時間有所推遲,現(xiàn)已完成成果報告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成果報告,并進行數(shù)據庫的建設。
(2)下一步改進措施
我院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人手,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項目按照省自然資源廳的要求如期完成。
(六)武威市民勤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武威市民勤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全年預算數(shù)為35萬元(其中財政撥款35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35萬元,其中:人員費11.8625萬元,辦公費0.38萬元,印刷費2.00萬元,水電費1.2398,郵電費0.42萬元,交通費7.27萬元,差旅費4.4128萬元,材料燃料費2.00萬元,咨詢勞務費2.8709萬元,委托業(yè)務費0.07萬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1.094萬元,維修費0.27萬元,其它1.11萬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開展民勤縣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評價(1:5萬)項目,完成項目前期設計書,了解民勤縣區(qū)域地質災害分布發(fā)育規(guī)律,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進一步對民勤縣縣域開展地質災害易發(fā)性、危險性和風險評價,完成實地野外災害隱患點調查,并通過野外驗收。
(2)完成情況分析
民勤縣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評價(1:5萬)項目現(xiàn)已完成設計書評審,并完成通過野外驗收和成果驗收,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成果報告,現(xiàn)轉入數(shù)據庫建設階段。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武威市民勤縣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35萬元,實際支出35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按比例,該指標得10分。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48分。武威市民勤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通過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武威市民勤縣1:1000地形測量,1:2000專項地質災害測量,1:1萬遙感解譯、調查8隱患點數(shù)量(處)、1處典型點勘察;項目已完成野外驗收和成果審查,修改階段;目前建設數(shù)據庫,全年度項目完成情況較好;項目缺少審計報告影響成果報告簽字,應加快審計工作,盡快提交審查意見。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28分。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28分。通過武威市民勤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提供精確地形數(shù)據,為災害隱患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防止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突發(fā),重點做好隱患點的監(jiān)控和防治工作,可有效對地區(qū)防災減災、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但因項目仍在實施階段,未完成準確數(shù)據與報告,效益尚未充分發(fā)揮。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單位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整體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后續(xù)完成整體報告,及時數(shù)據更新,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推進項目更好的建設。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項目由于疫情原因,成果驗收時間有所推遲,現(xiàn)已完成成果審查,正在修改完善數(shù)據,且數(shù)據庫部分錄入需與報告書一起完善,故數(shù)據庫完善還有偏差。
(2)下一步改進措施
我院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人手,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按期完善數(shù)據庫。
(七)慶陽市鎮(zhèn)原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慶陽市鎮(zhèn)原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全年預算數(shù)為125.0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125.00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125.00萬元,資金結存0萬元。預算執(zhí)行率100.00%。其中:人員費32.1822萬元,辦公費1.24萬元,印刷費5.8805萬元,水電費0.6634萬元,郵電費1.24萬元,交通費21.79萬元,差旅費29.2795萬元,材料燃料費2.67萬元,咨詢勞務費7.1309萬元,委托業(yè)務費16.34萬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4.5533萬元,維修費0.92萬元,其他1.11萬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甘肅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補助資金預算(第一批)資金的通知》(甘財資環(huán)[2020]116號)附件3《2021年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補助資金(第一批)績效目標表》中,其中本項《目績效目標表》見下表: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年度指標值 | 預算支出 級次 |
數(shù)量指標 | 開展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個) | 1 | 省級 |
時效指標 | 地質災害隱患點培訓/演練覆蓋率(%) | ≧90 | 省級 |
經濟效益指標 | 地質災害隱患點識別能力較過去五年 | 提高 | 省級 |
(2)完成情況
慶陽市鎮(zhèn)原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現(xiàn)已完成最終成果報告評審,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數(shù)據,現(xiàn)轉數(shù)據庫入庫階段。
截止2021年12月31日,項目績效自評得分98.80分,優(yōu)秀級別,實施進行未偏離計劃進度。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鎮(zhèn)原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125.00萬元,實際支出125.00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00%,按比例,該指標得10分。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48.8分。
① 數(shù)量指標
數(shù)量指標分值為30分,得28.8分。開展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目標值為1項,正在實施1項,目前實施進度96.00%。
② 時效指標
時效指標分值為30分,得28.8分。通過慶陽市鎮(zhèn)原縣1:5萬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培訓/演練覆蓋率目標值為≧90,實施完成值為100.00%。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20分,得20分。
① 經濟效益指標
地質災害隱患點識別能力較過去五年目標值為提升,實施完成值為提升,達到預期效果。
② 社會效益指標
本項目不涉及。
③ 可持續(xù)影響指標
本項目不涉及。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單位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整體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后續(xù)完成整體報告,及時數(shù)據更新,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推進項目更好的建設。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無偏離績效目標。
5.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本項目不涉及中央和省委巡視、各級審計和財政監(jiān)督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其所涉及的金額。
(八)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全年預算數(shù)為18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180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180萬元,其中:人員費535480.05元,辦公費14637.59元,印刷費62196.87元,水電暖費800元,郵電費15278.9元,交通費692266.3元,差旅費154006.6元,會議費4500元,專用材料和燃料費6015元,咨詢勞務費6500元,委托業(yè)務費268594.98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9391元,維修費19932.71元,其他費用支出10400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開展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完成項目設計書,了解華池縣區(qū)域地質災害分布發(fā)育規(guī)律,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進一步對華池縣縣域開展地質災害易發(fā)性、危險性和風險評價,完成實地野外災害隱患點調查,并通過野外驗收。
(2)完成情況分析
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現(xiàn)已完成設計書評審、完成野外調查和通過野外驗收,成果報告已經通過專家審查,目前正在完善成果數(shù)據庫。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180萬元,實際支出180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按比例,該指標得10分。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49分。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通過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慶陽市華池縣1:1000地形測量,1:1萬專項地質災害測量,1:1萬遙感解譯、調查隱患點數(shù)量279處、2處典型點勘察;項目已完成野外調查工作及成果報告編制工作,正在編制數(shù)據庫,全年度項目完成情況較好;但項目進度較慢,數(shù)據庫錄入完善程度不足。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28分。完成慶陽市華池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提供精確地形數(shù)據,為災害隱患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防止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突發(fā),重點做好隱患點的監(jiān)控和防治工作,可有效對地區(qū)防災減災、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但因項目仍在實施階段,成果資料未完全提供給政府部門歸檔,效益尚未充分發(fā)揮。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8分。單位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整體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后續(xù)完成整體報告,及時數(shù)據更新,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推進項目更好的建設。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項目完成前期野外調查,按計劃于1月底完成成果報告編制及數(shù)據庫,但由于人員原因,數(shù)據庫提交時間有所推遲,現(xiàn)已完成驗收,正在修改完善數(shù)據,且數(shù)據庫整體錄入需與報告書一起完善,故數(shù)據庫完善程度不足。
(2)下一步改進措施
我院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人手,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按期完善數(shù)據庫。
(九)天水市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天水市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全年預算數(shù)為18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180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180萬元,其中:人員費485539.41元,辦公費8580元,印刷費57218元,郵電費10071.65元,差旅費263189元,交通費838400元,會議費1200元,專用材料和燃料費6500元,咨詢勞務費6500元,委托業(yè)務費101598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14603.94元,維修費1600元,其他費用支出5000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開展天水市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完成項目設計書,了解秦安縣區(qū)域地質災害分布發(fā)育規(guī)律,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進一步對秦安縣縣域開展地質災害易發(fā)性、危險性和風險評價,完成實地野外災害隱患點調查,并通過野外驗收。
(2)完成情況分析
天水市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現(xiàn)已完成設計書評審,并完成野外調查和通過野外驗收,成果報告已經通過專家審查,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成果報告和數(shù)據庫。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天水市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180萬元,實際支出180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按比例,該指標得10分。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49分。天水市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通過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天水市秦安縣1:1000地形測量,1:1萬專項地質災害測量、1:1萬遙感解譯、調查隱患點數(shù)量399處、3處典型點勘察;項目已完成野外調查工作及成果報告編制工作,正在編制數(shù)據庫,全年度項目完成情況較好;但項目進度較慢,數(shù)據庫錄入完善程度不足。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26分。完成天水市秦安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提供精確地形數(shù)據,為災害隱患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防止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突發(fā),重點做好隱患點的監(jiān)控和防治工作,可有效對地區(qū)防災減災、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但因項目仍在實施階段,成果資料未完全提供給政府部門歸檔,效益尚未充分發(fā)揮。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5分。單位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整體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后續(xù)完成整體報告,及時數(shù)據更新,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推進項目更好的建設。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項目完成前期野外調查,按計劃于12月底完成成果報告編制及數(shù)據庫,但由于人員原因,數(shù)據庫提交時間有所推遲,現(xiàn)已完成驗收,正在修改完善數(shù)據,且數(shù)據庫整體錄入需與報告書一起完善,故數(shù)據庫完善程度不足。
(2)下一步改進措施
我院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人手,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按期完善數(shù)據庫。
(十)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全年預算數(shù)為10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100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100萬元,其中:人員費251749.40元,辦公費692.66元,印刷費53000元,郵電費7465.80元,差旅費259884元,交通費281600元,會議費1500元,專用材料和燃料費10850元,咨詢勞務費5000元,委托業(yè)務費101584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21098.74元,維修費1500元,其他費用支出4075.4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開展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完成項目設計書,了解靈臺縣區(qū)域地質災害分布發(fā)育規(guī)律,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進一步對靈臺縣縣域開展地質災害易發(fā)性、危險性和風險評價,完成實地野外災害隱患點調查,并通過野外驗收。
(2)完成情況分析
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現(xiàn)已完成設計書評審,并完成野外調查和通過野外驗收,成果報告已經通過專家審查,正在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完善成果報告和數(shù)據庫。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100萬元,實際支出100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按比例,該指標得10分。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49分。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通過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平涼市靈臺縣1:1000地形測量,1:1萬專項地質災害測量,1:1萬遙感解譯、調查隱患點數(shù)量62處、2處典型點勘察;項目已完成野外調查工作及成果報告編制工作,正在編制數(shù)據庫,全年度項目完成情況較好;但項目進度較慢,數(shù)據庫錄入完善程度不足。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26分。完成平涼市靈臺縣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提供精確地形數(shù)據,為災害隱患點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防治方案,防止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突發(fā),重點做好隱患點的監(jiān)控和防治工作,可有效對地區(qū)防災減災、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但因項目仍在實施階段,成果資料未完全提供給政府部門歸檔,效益尚未充分發(fā)揮。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5分。單位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整體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后續(xù)完成整體報告,及時數(shù)據更新,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推進項目更好的建設。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項目完成前期野外調查,按計劃于12月底完成成果報告編制及數(shù)據庫,但由于人員原因,數(shù)據庫提交時間有所推遲,現(xiàn)已完成驗收,正在修改完善數(shù)據,且數(shù)據庫整體錄入需與報告書一起完善,故數(shù)據庫完善程度不足。
(2)下一步改進措施
我院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人手,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按期完善數(shù)據庫。
(十一)甘南州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甘南州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全年預算數(shù)為5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50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50萬元,其中:人員費16.8330萬元,辦公費0.45萬元,印刷費5.0251萬元,水電費0.307565萬元,郵電費0.630517萬元,交通費11.9269萬元,差旅費8.5560萬元,材料燃料費2.77萬元,咨詢勞務費1.45萬元,設備使用和購置費0.320918萬元,維修費1.30萬元,其他0.43萬元。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以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制的《總體規(guī)劃》為依據,參考甘南州災后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立足災區(qū)實際,積極征求甘南州各縣(區(qū))及市直有關部門的意見建議,通過研判中央自然災害防治補助資金對項目的支持政策,整理、匯總、篩選災區(qū)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科學編制《實施方案》。通過《實施方案》的落實,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升災區(qū)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和水平,從而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地質災害技術服務支撐。
(2)完成情況分析
甘南州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現(xiàn)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代編制方案)和實施方案。通過《實施方案》的落實,避免和減少了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升了災區(qū)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和水平,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了地質災害技術服務支撐。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為甘南州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50萬元,實際支出50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按比例,該指標得10分。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50分。甘南州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的實施,保障了區(qū)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12月31日,我院根據通過工作計劃、標準要求完成甘南州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現(xiàn)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代編制方案)和實施方案的編制。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30分。通過《實施方案》的落實,避免和減少了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升了災區(qū)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和水平,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了地質災害技術服務支撐。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單位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整體情況給予廣泛認可,滿意度高,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推進實施方案更好的落實。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甘南州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地質災害防治專項實施方案現(xiàn)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代編制方案)和實施方案。
(2)下一步改進措施
我院將按照省自然資源廳的要求進行專項實施方案后期的服務工作。
(十二)自然資源能力建設資金
1.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情況
購買OA辦公系統(tǒng)預算數(shù)為35萬元(其中財政撥款35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35萬元,設備已購買,已投入試運行;
購買財務用服務器預算數(shù)為5萬元,(其中財政撥款5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5萬元,服務器已購買,已正式投入運行;
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課題研究經費預算數(shù)為20萬元(其中財政撥款20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20萬元,已支付給創(chuàng)新中心專戶;
財務用友公司2022年軟件服務費0.9萬元,預算數(shù)為0.9萬元(其中財政撥款0.9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0.9萬元,合同已簽訂,款已支付。
財務人員培訓費3萬元,預算數(shù)為3萬元(其中財政撥款3萬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該項目全年共計支出3萬元,人員已全部接受培訓,款已支付。
2.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總體績效目標
OA辦公系統(tǒng)、財務用服務器,用友公司2022年軟件服務費、財務人員培訓費,是為更好提高我院各方面能力建設,加強硬件建設,提高工作效率。
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課題研究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研究-以蘭州地區(qū)為例項目是高寒干旱區(qū)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修復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2021年底申報2022年計劃實施的研究項目。本項目通過資料收集、文獻查閱、野外試驗及監(jiān)測,結合育苗管工程技術等手段,實現(xiàn)干旱區(qū)黃土邊坡復綠技術研究,總結歸納適合蘭州地區(qū)黃土邊坡復綠最佳技術方案。
(2)完成情況分析
OA辦公系統(tǒng)、財務用服務器,已購買,并正式投入運行。用友公司2022年軟件服務費,已簽訂合同,款已支付,服務正常進行;財務人員培訓費已支付,人員已全部接受培訓。
1. 完成項目工作區(qū)水文氣象、地質構造、地層巖性、地貌植被、蘭州黃土地區(qū)植物志、區(qū)內已治理黃土邊坡的設計報告、恢復治理等資料,分別收集水文氣象資料2份,地質構造資料3份,地層巖性資料2份,地貌植被資料2份,蘭州黃土地區(qū)植物志1份,區(qū)內已治理黃土邊坡的設計報告、恢復治理資料2份。
2.完成野外部分實地調研工作,初步確定試驗區(qū)。
3.完成干旱區(qū)黃土邊坡有關文獻研讀30余篇,總結歸納已有技術方法及研究思路,完成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研究-以蘭州地區(qū)為例項目實施方案編寫工作。
4.完成項目實施方案評審工作,依據專家評審意見逐步完善實施方案。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研究-以蘭州地區(qū)為例項目主要以室內資料收集工作為主,其他工作暫未開展。
3.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
預算資金執(zhí)行率指標分值10分,得分10分。本次績效自評對象自認資源能力建設資金63.9萬元,執(zhí)行率為100,按比例,該指標得10分。
(2)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分值為50分,得30分。截止2021年12月31日,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研究-以蘭州地區(qū)為例項目主要以室內資料收集工作為主,其他工作暫未開展。所以質量指標分數(shù)為10分,得分2分。
(3)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30分。效益指標分值為30分,得30分。通過對OA系統(tǒng)、財務服務器購買、財務人員培訓、用友軟件服務費等極大的提高我院工作效率及財務工作效率、人員工作能力,預期將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4)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分值為10分,得10分。單位職工及財務人員滿意度很高。
4.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及下一步改進措施
(1)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由于疫情原因,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研究目前只取得初步成果,要進一步加快工作進度。
(2)下一步改進措施
干旱區(qū)黃土邊坡育苗管復綠技術研究,要進一步加快工作進度;同時繼續(xù)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
我院高度重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工作,積極探索和建立一套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多渠道應用評價結果的有效機制,著力提高績效意識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將本次績效評自評報告已在本單位網站進行公開,廣泛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