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自然資源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建設發展推進會在蘭州召開。會議立足中心運行實際,回望總結了以往建設工作成果,并對中心在政策環境、市場需求等動態形勢中的建設推進工作進行了規劃展望。省有色地勘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柳永剛,省自然資源廳科技發展處處長移天煜,局探礦處處長祝宏明,甘農大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劉學錄,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油氣資源研究中心主任范橋輝、研究員李玉強,甘肅省礦區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高天鵬,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董廣輝,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王勝利出席會議。會議由省有色工勘院黨委書記、院長張朋定主持。
會上,與會專家對中心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了肯定,并重點圍繞中心在技術創新、成果推廣、人才培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評估和深入分析。同時,專家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就中心的長遠發展,對工作規劃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建議。
移天煜在會上表達了對中心建設工作的關注與支持,強調了創新平臺在推動自然資源領域科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自然資源科技發展工作將以平臺為主,以項目為支撐,以人才為先導,以制度為保障。要充分凸顯平臺的依托作用,同步實現項目實施、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產出,進而加強產學研聯動及成果轉化。創新平臺作為自然資源領域科技前沿和事業發展的需求,是凝聚創新資源、實施重大創新任務的重要載體,要充分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為行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柳永剛對中心工作的開展做出具體要求:一是理論研究要更加深入,要以政策為導向,深度鉆研基礎理論,將實踐工作提升落到實處。二是項目謀劃層級要高,要著眼于生產實踐過程中的問題,緊盯政策、經濟形式,拓寬項目支持渠道,積極部署項目實施。三是各方聯動要加強,要充分整合資源,推動更高水平的創新發展。四是創新研究要加強原創性,要拓寬視野,充分利用我省的資源優勢,打造技術亮點,助力我省產業發展。他強調,平臺的建設是任務,更是機遇。中心要按照國家重大戰略、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做好“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踐行者。
張朋定對與會領導、專家的指導幫助表示感謝,他指出,中心的評估工作迫在眉睫,任務重、時間緊、壓力大,中心要在省自然資源廳、省有色地勘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專家老師的指引幫助下,在共建單位以及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以問題為導向,提振信心、全力以赴補齊短板,做好中心的建設、規劃工作。
院領導班子部分成員、第一分中心、全院生產經營部門負責人及技術骨干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一)
柳永剛副局長講話
移天煜處長講話
張朋定院長講話
會議現場(二)
供稿:吳 瑾
編輯:白雨寧
審核:劉學臻